踏入2022年,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又出現變化,輔導心理學系負責同學實習訓練(internship training)的老師,又想起兩年前差不多同一時間,他們如何費盡心思作出特殊安排,保證四年級同學能夠完成課程規定的實習訓練。
輔心系助理教授袁穎忻博士(Winnie,上圖左方)是負責統籌實習訓練的老師之一。她對《樹仁簡訊》記者表示,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,隨着公務員和私人機構僱員在家工作,以及教育局宣布全港學校延長農曆新年假期,她和其他負責安排實習訓練的老師意識到,他們將要打一場硬仗,因為面對面的輔導實習幾乎可以肯定無法進行,而學系又要在不足4個月的時間裏,安排約100名修讀輔導及心理學(榮譽)社會科學學 士課程的四年級同學,參與400小時和50天的實習訓練,當中還必須有當事人(client)的「個別輔導」(individual counseling)和「小組輔導」(group counselling)實習。
師生一起合作物色clients
Winnie與學系的助理教授謝佩芝博士和臨床督導統籌辛志雄先生(上圖右方)等同事,反覆討論不同方案後,最後決定通過同學和老師的人際網絡,邀請有意接受輔導的人士,參加學系的網上輔導實習項目,以進行「個人輔導」實習。
辛志雄先生對記者說:「我們通知學生,邀請有輔導需要或對這一實習項目感興趣的朋友參加。有意參加者要填寫Google Form報名。最後很幸運,我們得到近150人參與。」
學系之後把所有參加者按輔導需要分類,然後再根據同學的專業發展方向,如學校與特殊教育需要輔導、精神健康輔導及老人輔導等,配對給合適的同學,再由同學提供輔導服務。
根據學系的安排,在「個別輔導」中,同學最少要輔導4位當事人,每次網上會面時間不能少於15分鐘,總會面次數要達30次。同學不但要為當事人做背景研究和個案診斷,並要制定輔導計劃和預期成效等。
「小組輔導」也要在網上進行,參與輔心系實習計劃的機構負責安排小組的組員。同學收到組員的資料後,接着要做的包括決定小組目標(如情緒管理和壓力紓緩),及分析和利用團體動力(group dynamics)等, 以達致小組目標。至於採用什麼輔導形式和活動,則由同學和督導商議後決定。
辛志雄先生表示,鑑於疫情持續,學系與機構商討後,決定由同學為組員拍攝短片,代替用Zoom來進行小組輔導。短片的主題和內容由同學決定,例如有同學攝製長度約30分鐘的短片,讓組員認識情緒管理;也有同學為長者組員攝製煲湯、做手部運動和健康操的短片。短片完成後由機構放在他們的網站上供會員觀看,在疫情下為有需要的組員和長者送上溫暖。
講解遠程精神健康及網上輔導技巧
學系在實習開始前舉行了網上工作坊,介紹「遠程精神健康」(telemental health)的概念、涵蓋範圍和發展,講解網上溝通和輔導技巧與一般面對面溝通的分別,及網上輔導倫理和保密原則,以確保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網上輔導。
談到在課程上加強網上輔導訓練方面,Winnie表示,老師們已經在輔導倫理課堂上,講解網上輔導需要注意的事項,並在Advanced Skills in Group Facilitation科目的課堂,加入網上小組輔導技巧培訓,為同學提供一些實用技巧,例如如何協助組員維持專注度和投入度。